《满江红》一曲,唱尽了岳飞心中的万千悲愤和壮志未酬,那一段历史仿佛也随着这首诗的旋律永远烙印在人们的心头。岳飞本欲继续北伐,恢复中华大地,却因一纸空洞的“莫须有”罪名,以及一场精心策划的“风波亭”事件,遭遇了背叛与陷害广东股票配资网,最终葬送了他英勇忠诚的一生。可即使如此,岳飞的忠肝义胆依然为后世所传颂,至今仍在人们心中占有一席之地。
然而,在封建时代的王朝中,帝王的威严不可触碰。岳飞墓前,始终跪着四尊铁人,象征着历史的背叛者——秦桧、王氏、张俊和万俟卨,这几位正是导致岳飞冤屈死去的罪魁祸首。令人意外的是,在这些人之中,有一位后代不仅能在仕途上大展宏图,甚至在祖宗的跪像前留下了人尽皆知的诗句,这人便是秦桧的后代,秦大士。
展开剩余84%秦大士出身于明朝末年,那时秦家为了躲避战乱而迁至南京。谁也不知道他的祖先究竟是何人,直到有一天,秦家的名字与宋朝奸臣秦桧挂钩,这个传闻悄然在南京流传开来。虽然秦家从未对此做出任何解释,但人们已然开始将秦家与秦桧相联系,背负着祖先的罪名。面对邻里异样的目光,秦大士心中充满了无奈与苦涩。他每天只是漫无目的地游山玩水,试图摆脱内心的困扰。
一日,文学大家袁枚因任职江宁知县,途经燕子矶,见到石壁上题着一首诗,便大加称赞。当他看见诗文的落款正是秦大士时,感到颇为惊讶。两人交谈之后,袁枚得知秦家承受的困境,便劝他不要因祖先的过错而自贬。秦大士苦笑着听完,却只能默然叹息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秦大士与袁枚的关系愈加深厚,袁枚如师如友,将自己的学问和见识倾囊相授。在这段日子的交往中,秦大士的生活逐渐有了光明。一次,袁枚邀请秦大士游览秦淮河,看到两岸繁华的景象,袁枚兴致勃勃地提议让秦大士作诗。秦大士稍作沉吟后,缓缓吟出:
“金粉飘零野草新,
女嫱日日枕寒津。
伤心慢莫悲前事,
淮水而今尚姓秦。”
这一首诗,虽是简单的描写,却暗含了秦大士心中对自己家族的深深苦涩与无奈。“伤心慢莫悲前事,淮水而今尚姓秦”,显然,这位新科状元依然难以摆脱祖先的阴影,他的自卑与痛苦,已然在诗句中流露无遗。
后来,袁枚离任了,秦大士只能与一些新的朋友游玩,但这些朋友却无法理解他心中的困境,时常以秦桧的后代取笑他,令秦大士深感苦恼。为了逃避这些纷扰,秦大士渐渐减少了与朋友们的聚会,专心读书,最终迎来了乾隆年间的一次科举考试。三十八岁的秦大士终于脱颖而出,一举高中状元。回乡后的秦大士成了人们口中的红人,曾经那些看不起他的人纷纷闭口不言,然而,几位旧日朋友却对他成功的背后充满了嫉妒与不解。
一天,这几位朋友邀秦大士游览岳飞的墓地。站在岳王坟前,看到铁人像依旧跪着,几个朋友不由得开口调侃:“新科状元见了自己的‘祖宗’,怎么也不磕个头呢?难道中了状元,祖宗就不重要了?”话音刚落,气氛顿时凝重,旁人纷纷侧目。秦大士闻言,面露苦笑,走上前,轻抚旁边的石柱,目光凝视着秦桧的铁像,深深叹息道:“人从宋后羞名桧,我到坟前愧姓秦。”
这句话既是对曾经的侮辱的回应,也是对自家命运的无奈。几位朋友愣住了,不知如何回答。回到京城后,秦大士如常进入翰林院,继续为朝廷效力,但似乎乾隆帝也早有耳闻他是“秦桧后人”的传闻。一天,乾隆召见秦大士,突然开口问道:“世人皆言你秦家是秦桧后人,你秦大士是秦桧的子孙,这事是真是假?”面对皇帝的直接提问,秦大士心头一惊,跪在地上,思绪万千。此时,他不能承认,因为那样会被视作对秦桧的背叛;也不能否认,因为这样又可能引发皇帝的不满。
在这片刻的沉默中,秦大士终于回答道:“一朝天子一朝臣。”这巧妙的回答让乾隆大帝微微一笑,没有再追问下去。就这样,秦大士继续为朝廷效力,直到他因病辞官回乡。乾隆四十二年,秦大士因病去世,享年六十二。乾隆帝下令为其续写家谱,结果竟意外发现秦大士与秦桧的血脉关系并不如人们所想。他的祖先并非秦桧,而是秦桧的哥哥,秦梓——一位名声远扬的清官。秦梓在弟弟秦桧害死岳飞后深感羞愧,便辞官归隐,导致秦家的后代鲜有人知。
由此,秦大士虽然与秦桧同姓,但并非秦桧的直系后代。只不过,由于历史的误解,秦大士也只能默默承受这个不白之冤,接受了这个给家族抹黑的先人。
发布于:天津市赢赢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